湖北日报评论员 谈牧
岁月流转,“信义老农”陈廷海的故事依旧温暖人心。从十几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到他19年风雨无阻偿还近百万元菜籽款的坚守;从当选“中国好人”被广为人知,到如今收到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的崭新货车,这个发生在湖北宜昌乡间的故事,在时光的冲刷中愈发彰显出信义的力量,也续写着一曲动人的爱心接力之歌。
陈廷海的坚守,是对中华传统美德最质朴的诠释。面对百万元欠款,这位普通农民没有选择逃避,而是变卖家中所有能换钱的物件、牲口和粮食,一户户登门“掏心”;为了尽快还债,他租种荒地、维持粮食经纪生意,把自己从中年人“还”成了老年人。陈廷海用19年的光阴证明:信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是无论遭遇多少风雨都不曾动摇的人生信条。
而半月镇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捐赠,更是让这个关于信义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。当陈廷海那辆奔波十几年的旧货车达到报废年限,收购、运输粮食面临不便时,他们毅然伸出援手,共同出资购置了一辆崭新的货车。 这些爱心人士“无名”,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具体是谁,但他们又“有名”,他们是善良的化身,是信义的守护者。这辆看起来普普通通价值十多万的中国重汽悍将货车,承载的不仅是运输粮食的实用功能,也是在告诉我们:陈廷海的坚守并非孤独的跋涉,在他身后,有无数人在默默支持着这份信义。
陈廷海和乡亲们的故事,让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。如今总有人说,人和人之间少了点信任。而陈廷海的故事就像一束光,让大家觉得,守信用的人总会被善待,做善事,并不孤独。在这个什么都来得快、去得也快的网络社会,他没有被忘记。一个爱心故事的续写,彰显一方水土的风尚。
让我们向陈廷海致敬,向那些默默支持他的爱心人士致敬!让这份信义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,让信义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追求,让爱心接力不断延续。如此,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温暖、更加美好。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